甘肃西峰:“非遗技艺”变“非遗经济”
发布时间:2023-10-15 12:15来源:中新网甘肃阅读量:18589
色彩艳丽的香包、惟妙惟肖的泥塑、工艺精湛的陶塑、象征美好寓意的剪纸……在26日开幕的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展区,各类独具庆阳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观赏选购。
走进西峰香包精品展区,只见展台上陈列着香囊、孔雀宫灯、脸谱等造型美观、设计新颖的香包、刺绣制品。
“这次香包节,我带来了五毒香包、虎头香包、吉祥鱼等摆件,都是自己设计的手工产品。”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市级非遗传承人白淑方介绍,她从事香包制作已有三十多年,于2012年创办庆阳淑方香包刺绣有限公司,带领周边妇女抱团发展香包产业。公司生产的香囊、十二生肖福娃等香包制品及药枕、鞋垫、帽子等实用型刺绣用品远销俄罗斯、白俄罗斯、伊朗等国家。“目前,公司共有绣娘30多人,今年先后生产订单香包2000件左右,收入10多万元。”白淑方说。
抓髻娃娃、生命树、双头鱼……在剪纸展区,吉彩琴创作的剪纸作品形象逼真,寓意吉祥,吸引不少人关注。
吉彩琴从小就跟着家中长辈学习剪纸技艺,2002年以来,她每年都创作剪纸作品,参加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她创作的《吉祥虎娃》《雄风英姿》《娶亲》等作品,多次在香包节中获奖。
“为了迎接这次香包节,我准备了上千件剪纸作品,开幕前一天,我就卖出去了60多件。希望通过这次节会,让更多的外地人了解庆阳剪纸。”吉彩琴说。
庆阳民俗文化绚丽多彩。近年来,西峰区立足资源优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积极培育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陇东文化名区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展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加强了对香包产业的宏观规划指导。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扶持资金,专项用于营销宣传、新产品开发、人员培训和项目考察论证。制定实施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培训计划,充分发挥“三区”人才、艺术大师、刺绣能手“传、帮、带”作用,通过组织开展香包、刺绣、剪纸对口交流及培训活动,提升香包从业人员技能,从源头上解决了粗制滥造、缺乏市场占有率的问题,确保了西峰香包的传统特色。
为了将“非遗技艺”变身“非遗经济”,西峰区积极争取资金,培育龙头,建办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整体推进香包、刺绣、剪纸等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先后建成了义渠戎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后官寨镇南佐村左焕茸香包刺绣生产基地、庆阳凌云服饰集团有限公司、董志镇寺里田村王爱珍剪纸博览馆等文化产业基地,打造了“香包刺绣一条街”“民俗文化产品一条街”和“北部文化商城”等文化商品集聚区,保证了香包民俗文化产业产、加、销各环节有效衔接。
同时加强宣传推介工作,通过组织举办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油菜花节、庆阳农耕文化节等节会活动,提升香包民俗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把握兰洽会、文博会、旅交会等重大文化旅游节会活动机遇,积极引导区内外资金投资香包、剪纸、刺绣等民俗文化产品的研发及生产,以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在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市场拉动下,全区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工作稳步发展。西峰先后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民俗文化产业调研基地”“民间剪纸之乡”“荷花舞之乡”,先后有98名作者被命名为“庆阳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123名作者被命名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39名作者被命名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目前,全区设立“三区”人才指导站3个,“三区”人才示范点8处,营销公司42家,从业人员1.3万多人,年均生产香包等民俗文化产品600万件。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已成为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和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
TrendForce集邦:AI服务器需求刺激,HB
,AI服务器出货动能强劲带动HBM需求提升,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2年三大原厂HBM市占率分别为SK海力士50%、三星(Samsung)约40%、美光(Micron)约10%。...
2023-04-19 09:55 -
Netflix第一季度营收81.62亿美元同比增长
北京时间4月19日早间消息,美国视频流媒体服务提供商Netflix今日公布了该公司的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Netflix第一季度营收为81.6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78.68亿美元相比增...
2023-04-19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