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新发现1300余个银道面背景类星体
发布时间:2025-04-19 11:07来源:新华网-北京阅读量:15470
类星体是发光巨大的活动星系核,由于其距离极其遥远且明亮,被天文学家称为“类星体”。长期以来,天文学家一直致力于发现更多类星体,用于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超大质量黑洞、宇宙再电离过程以及星系的形成与演化等宇宙热点问题。
来自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荷兰莱顿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在利用中国天文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进行光谱巡天观测中,证认出1982个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其中1338个为新发现。该成果日前在国际权威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发表。
银道面是银河系内恒星、气体、尘埃高度聚集的区域,形成一个“巨盘”横亘在夜空。过去数十年来,尽管类星体巡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天区覆盖范围上仍存不足。据天文学家介绍,大型类星体巡天主要关注北天、南天的高银纬天区,通常不覆盖银道面天区,再加上银道面方向上严重的尘埃消光、红化以及密集的星场,使搜寻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十分困难,进而难以对银道面天体测量系统误差进行准确估计。
“目前通过光谱证认发现的类星体已有近100万个,但基本分布在南北银冠区域。银道面区域的背景类星体由于前景的高尘埃消光和高恒星密度,一直是类星体搜寻的‘无人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教授吴学兵说。
“银道面背景类星体有着极为特殊的研究价值,是研究其视线方向上的银河系星际介质的化学和运动学性质的绝佳探针。”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霍志英表示,此外,低银纬的类星体还弥补了已知类星体样本在银道面区域空间分布上的稀缺,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天体测量参考架。
吴学兵表示,此次发现让研究者们看到了基于光谱巡天在银道面区域搜寻背景类星体的潜在空间,为将来更好地研究、应用这些类星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项研究是吴学兵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重点项目。“我们期待经过新一轮巡天后,能发现更多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并应用于相关的前沿科学研究。”他说。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
TrendForce集邦:AI服务器需求刺激,HB
,AI服务器出货动能强劲带动HBM需求提升,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2年三大原厂HBM市占率分别为SK海力士50%、三星(Samsung)约40%、美光(Micron)约10%。...
2023-04-19 09:55 -
Netflix第一季度营收81.62亿美元同比增长
北京时间4月19日早间消息,美国视频流媒体服务提供商Netflix今日公布了该公司的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Netflix第一季度营收为81.6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78.68亿美元相比增...
2023-04-19 08:56